天啊,請不要再緊抱著養兒防老的封建迷思了——當父母搬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時

最近一位三十多歲的朋友突然說要回老家相親,他說因為父母急著抱孫,掙扎抗爭多年之後他屈服了~

這種事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雖不至於習以為常,但也不奇怪,畢竟那還是個新舊世代交替的年份,然而,恕我俗氣的說,都二十ㄧ世紀了,我們所處的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滾動,我們辛苦追趕著,亦步亦趨的;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何其有幸同時見證了科技、以及文明進步的光速,社會結構從十年一個世代到幾乎你ㄧ眨眼世界可能又全然不同的地步(好啦,這樣說是有點浮誇啦),所以呢,養兒防老、傳宗接代這種封建時代的陋習也理所當然的早被淘汰到不知哪去了吧,再聽到有什麼父母安排「相親」的這種八卦故事呢,充其量也只是這些父母們吆喝吃個飯,把七大姑八大爺的「厚愛」走個形式,不勉強,設限不多,結果自然也是隨緣,算是封建的餘毒吧,卻也無可厚非。

然而現時今日卻還聽到有父母來真的!什麼情況!?這是還活在古代的意思嗎?還是真的不知道今年是民國幾年?怎麼還會把小孩視為自己的資產而肆意妄為呢?

大膽刁民!哈哈😳😳

其實吧,真的也不是我愛說,這些現代的古人😳真的很「母湯」,在恣意綁架兒女的情感之餘,讓「報答」成為兒女不可承受之重、在「養育之恩」面前不得不低頭;而再加一句「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更毫無掩飾的行使封建父母的威權,把養兒防老進行到底~如此當頭棒喝的似是而非,壓的你一時語塞,只是,當你回過神時,你可能不禁會問,咦?啥情況?

不孝有三到底有哪三?無「後」怎麼就為大?什麼道理?乜嘢邏輯?🙃

是時候放棄這種毫無邏輯的歪理了啦,阿就是沒道理嘛,那是好久好久以前農業社會杜撰出來的桎梏啊,只有代代耕種、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年代才有的名詞,古人才聽得懂的邏輯,農業社會才能通的道理!

只是現代社會為什麼還有人「信奉」呢?我猜或許是因為一些做父母的還沒找到生活的重心吧,才死抱著這句話不放,他們因為恐懼未來,害怕孤獨終老,於是把負擔轉嫁到兒女身上 ,所謂的承襲傳統社會價值,說白了就是「養兒防老」!

曾經在父權高漲的社會,在那沙文主義仍瀰漫的年代,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是既定的、約定俗成的,因為婚姻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繁衍後代、讓父姓得以傳承,加之以封建制度下,男女早已習慣壓抑情愛的本能、謹守份際,也於是順理成章的仰望門當戶對的框架,套上階級的枷鎖而揣度著攀龍附鳳的癡心妄想;

父母期待子女的婚姻為其帶來榮華富貴,或鞏固權力、或保住頭頂的烏紗,甚或期待因此翻轉身家!

而這許許多多的原由沒有心靈只有條件和利己!除了封建八股之外,還有滿滿的價值扭曲!

於是有了李清照的「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的悲劇~

然而,然而那已是ㄧ千多年前的故事~

千年的淬煉,人類歷經無數次的革命也好、進化也行,總該明白讓愛自由了吧!封建的悲劇總該入土為安了吧!

如今,人類文明的進程足以讓你我明白,人心的本能是好不容易釋放出來的自主,以及好不容易解放的意志,我們一步步走到今天擺脫了不合時宜的框架,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從心出發的尊重,而不是用來約束綁架的教條。

兒孫滿堂固然欣喜,然而卻並非一成不變、非要不可,更是強求不得,更何況現今多元化的社會,結婚都不一定是選項了,不是嗎?

這個話題其實沒什麼好寫的,因為它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當我意識到它仍存在的當時,寫,是社會責任!

我想說的是,為人父母的別再糾結於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這種完全沒有理據的八股倡議了,也別再私心的寄望下一代為你帶來虛榮名聲,莫為養兒防老!你的晚年不該寄望於下一代,更不該成為下一代的包袱,不要再假愛之名或威權、或悲情的情緒勒索,兒孫自有兒孫福,放過你的小孩,也是放過你自己,你的人生不需要任何其他人來完整,真的,

當你搬出傳統的帽子扣在子女身上時,你或許沒有意識到,或不想承認那是自私的痴心妄想,你甚至巧妙的令子女產生罪惡感之餘,再由他們「想通了」的,做出「自己的決定」~

公平嗎?

Previous
Previous

「孝」和「順」_子女不是父母的資產,是老天爺給予最好的禮物

Next
Next

非專業視角—Pray for Ukraine🇺🇦and How to Reflect on Inflation ,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Geopolitical Pressure